泰國醫療旅遊 吸引百萬外國人
新聞來源:中國報 2017-07-22
泰國內閣日前宣布,對來自中國、寮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的尋求醫療服務的遊客,實行最長90天的免簽證政策,對包括英國、美國、德國等14個國家的50歲以上遊客開放長達10年的長期簽證。
這一措施旨在助力泰國建設成為“醫療健康”旅遊目的地和世界級醫療中心,這一調整也是泰國建設醫療中心戰略計劃的一部分。事實上,泰國、印度和新加坡,在醫療旅遊行業近年來一直領先世界,據統計,每年到訪泰國的遊客中,就有超100萬人次是衝著醫療去的,在曼谷醫院芭堤雅分院,有55%的訪客是外國人。
在整個東南亞地區,曼谷的康民醫院、三美泰醫院是最早通過JCI(國際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用於對美國以外的醫療機構進行認證的附屬機構)審核並獲得資格證書的醫院。
目前,泰國大約共有53家醫院獲得了該證書,並向外國遊客開放。泰國國內的醫療政策環境總體來說,鼓勵跨國醫療的開展,泰國本國的技術研發能力並不強,但是對世界先進醫療技術和醫療器械的准入比較靈活;沒有世界頂級醫學院,但泰國大多數醫生英文很好,很多去過國外深造。
以位於泰國首都的曼谷醫院為例,醫院配備有32個國家的語言翻譯。國際就診區則按照各國語言分區域收治病人,針對不同國家的病人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此外,相較於其他一些醫療旅遊目的地,泰國的綜合醫院往往科室較全,讓病人能夠得到較為全面的檢查。
許多泰國的醫院都號稱自己能提供五星級的服務,私立醫院基礎設施普遍較為完善,同時重視舒適性。不少醫院提供簽證、旅行、檢查、手術、療養、旅遊定制化的一條龍服務,比較方便。
除了在曼谷之外,許多醫院都位於普吉島、芭堤雅、清邁這樣的著名旅遊城市,泰國較為發達的旅遊業讓醫療得以與旅遊業實現較為緊密地對接; 許多醫院也能為病人安排在治療之餘的外出遊玩行程。
泰國的國際醫院能夠承擔各類高端和低端的手術,而且價格相較歐美發達國家比較便宜,如心臟搭橋手術比美國很多醫院便宜近80%。
此外,許多歐美發達國家的保險公司,都有覆蓋泰國醫療機構的保險產品。目前,一些中國保險公司也推出了類似的海外醫療保險產品。
而相較於歐美一些綜合醫院檢查和手術動輒數月的預約和排隊時間,泰國醫院的預約和診療都較為寬鬆。